無錫更大冷庫用上RFID等物聯網技術。天鵬菜籃子工程有限公司2號冷庫建設時加入了RFID技術,完成了從“條碼”到“芯片”的轉變,叉車上的移動終端直接與貨架托盤芯片匹配比對,免去了掃描條形碼的環節,提貨時間再次縮短。客戶提貨的時間由此縮短了一半,僅需20分鐘左右。條形碼、wifi、數據鏈技術及進口掃描儀器的聯合發力,讓冷庫的“存儲記憶”完成了從“靠人腦”到“靠電腦”的轉變。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十二五”物聯網發展規劃》提出,到2015年,我國要在核心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關鍵標準研究與制定、產業鏈條建立與完善、重大應用示范與推廣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初步形成創新驅動、應用牽引、協同發展、安全可控的物聯網發展格局。同時,在重點領域開展應用示范工程,探索應用模式,積累應用部署和推廣的經驗和方法,形成一系列成熟的可復制推廣的應用模板,為物聯網應用在全社會、全行業的規模化推廣做準備。
不論是冷庫建設上運用物聯網技術購物(skyky.cn),冷鏈物流行業內眾多企業已經逐漸認識到,產業鏈的延伸以及信息技術的日臻成熟,使得企業未來的發展定位必須以供應鏈服務為基準,因為現代物流建設必須能對市場做出快速反應,對資源能進行快速整合,以便使得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等多方面達到更優集成的管理模式。
但是物聯網應用于冷鏈物流行業需要較高的成本,硬件建設只是物聯網發展的前端,后端的數據傳輸、信息處理、智能化業務管理與運營則是整個物流網鏈條的未來核心部分與價值高端,這也恰恰是推廣物聯網應用的難點。企業需要較大的投入,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積極性。所以有關人士建議,物聯網技術運用由政府先期引導,逐步發展到成熟并具有規模的市場,實現政府與市場雙輪驅動。
推薦閱讀:冷鏈物流絕非建個冷庫就行而應形成產業鏈